250,“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”开始_我怎么成金融圈大佬了?
笔趣阁 > 我怎么成金融圈大佬了? > 250,“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”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250,“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”开始

  渔网已撒,只等鱼儿上钩,张远惬意的进入梦乡。

  翌日一大早,他是被冻醒的,这该死的北方,都快3月份了还这么冷。

  “这样下去不行”

  被关几天只有天知道,但要是自己把自己折腾感冒了可不爽。

  张远可不管现在是几点,直接发短信给叶梓琪,让她搞几床被来。

  发完了短息,忽见秦岳就不似他这般瑟瑟发抖。

  “岳哥,你不冷?”

  “不冷”

  咦,有秘籍?张远突然来了兴趣。

  道听途说过太多的信息了,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恐怕也只有有限的人知道。

  而眼前就有一位可能是专业的人。

  此时天微微亮,张远也没了睡意,直接央起了秦岳。

  “岳哥,你们是不是练过什么特殊的功夫啊”

  “格斗和拳脚功夫学过一点,还有技巧啥的,不过你没戏,小时候得练基本功才行”

  “这样哦”,张远还以为真有山上山下这個说法呢,白开心了。

  秦岳突然又加了一句:“不过你跟着我练一练发力的技巧还是行的”

  张远看了岳哥一眼,给了个不感兴趣的眼神。

  他又不需要打架,学这玩意有个锤子用。

  天大亮后,太阳从窗户上照了进来,此时张远才感觉新的一天既然来临,就是不知道今天,或者这几天上层的博弈能不能让他达成所愿。

  时间来到8点的样子,叶梓琪赶到了。

  送了被子还不忘给两人准备了早餐。

  吃饭的同时张远道:“也不知道这里给的饭菜如何,后面的三餐你都送过来吧,我跟岳哥的食量大,多弄一点”

  叶梓琪应了一声后道:“张总,今天不会有结果嘛?”

  “哼,咱们的人办事你又不是不知道,再说了,我还巴不得多吵几天呢”

  有争议,才能让更多人的跳进来,让更多人的人了解到他。

  我是混子,你敢来招惹我试试?

  啧啧!

  这个人设也不错嘛!

  让张远没想到的是,他一语成殱,不仅没人管两个人,连警局这边的人看两人每天都人送饭菜,他们的人露面都不露面了。

  还是那句话,如果有智能手机在手,张远也能熬。

  大不了刷视频嘛。

  现在怎么办?

  别的不说,蹲铁窗子还有机会放风呢,一周以来来两人连澡都没洗过。

  “松林叔,什么情况?”

  电话中,张远忍不住问道。

  秦松林淡淡道:“呦,我还以为你真有出息不联系我呢”

  “呃”

  张远被噎的难受,但现实逼着他低头,于是谄媚道:“松林叔您就说说嘛”

  “我不清楚,你就是问秦总也是一样”

  “那对方呢?”

  秦松林无语道:“你觉得我适合接触对方?”

  张远这才想起身份的问题。

  电话挂断后,他没来的想到,这次该不会玩砸了吧。

  想想也不可能啊,如果真玩砸了,两个台柱子必然会事先通知的,现在不管不问就很难受。

  “岳哥”

  “嗯?”“你不是要教我发力的技巧嘛”

  秦岳原本还有心思的,不过:“我们没法洗澡,练拳的话出一身汗怎么办?”

  “呵,臭与臭上加臭有区别嘛”

  秦岳想了想,还真是,于是张远很想唱一句“啊多么痛的领悟”,因为岳哥不是个好老师。

  自由世界里,张远的鱼儿已然上钩。

  小马哥屈服的同时,意味着网络铺天盖地的报道起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事情,不仅报道还有真人真例。

  无数家长讨论的同时自然不放心的偷偷前往自家孩子的学校,有失望的,有气愤的,有痛苦的,尤其是那些农村的家长。

  老冯是徽省四县农民,家里有三个伢儿,二儿子小冯打小聪明好学,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他以615分成为四县当年的理科高考状元,进入江城大学医学院7年制临床专业就读。

  大一时,小冯就通过英语六级考试,并在全国英语竞赛中获得三等奖。

  家里出了这样一个“人尖子”,老冯不知道多高兴。

  因老伴长年患有糖尿病,并于3年前去世,全家一直靠他一个人打工支撑,供小冯等3个孩子读书。

  后来,因他实在无力承担,小冯的姐姐和弟弟先后辍学。

  如今老冯每个月打工挣800块,给小冯400块做生活费,小冯的姐姐弟弟也不争,只要小冯有出息了,这个家会变好的。

  可让一家人想不到的是,自大三开始小冯突然迷恋起上网。

  不住寝室,不上课,甚至连考试也不参加,为此还休学一年。

  一家人知道后急坏了,老冯更是辞去了金陵的工作作来到江城,准备边打工边照看儿子。

  1月9号凌晨4点,小冯又在学校附近一网吧里“鏖战”,老冯找到这里,当众给了他一巴掌,并骂了他几句。

  第二天,小冯带着100块钱离开学校,再也没有消息。

  长年四处漂泊打工,辛苦自不必说,但只要一想起儿子,老冯就觉得有使不完的劲。

  现在儿子不辞而别,他感觉天都要塌了。

  自那天后,他吃不下、睡不好,没日没夜在江城街头寻找儿子的下落,足迹遍布大小网吧,但始终没有儿子的踪影。

  记者随老冯来到小冯的寝室,室友小张说,小冯性格很内向,经常在网上看电影和小说。

  记者再次联系了小冯的辅导员,老师则称,按照学生管理办法,小冯严重旷课且不参加考试,早已达到要求其退学的标准,但学校仍在尽力挽救他,希望他早日回来。

  “我也不知道孩子到底是怎么了,我现在想开导他都没办法……”

  老冯说完,又踏上寻找儿子的路。

  风雨中,他的身影那么憔悴,那么无助。

  馊狐的这篇头版头条报道一出,顿时引起无数偏远家长们的热议。

  他们是上不了网的,但是自有无数拿了钱办事的人讲给他们听。

  于是乎,更多偏远地区的家长踏上了前往子女学校的列车。

  事情发生在江城,偏偏陶红开也在江城。

  到底是巧合还是天意没人能说得清,但张远等的人终于出现了。

  “光哥你是说你们什么都没做,他已经开始接触媒体了?”

  一身是汗的张远顾不得浑身酸痛,对着手机道出了自己的疑惑。

  李祖光道:“不仅如此,我们查到此人还在微博中大放厥词,不过我看了看,好像说的还挺有道理的”

  “怎么说”

  “喜欢上网的人喷他,家长们声援他,两级分化吧”

  微博,张远漏了这个工具。

  毕竟后世的名声不太好听,他的情况也是社会爬虫之一,自然不爱玩。

  李祖光的解释让他了解到,原来此人多次在博客中发表大范围打击言论,同时对网络,游戏等概念的归类也频频遭人质疑,其宣称的“灯塔没有多少人玩网络游戏”等言论也遭到广泛抨击。

  抨击的有,支持他的也有。

  那些家长们就无比认同这厮的言论,更有甚者竟然建议陶老师开班,讲一讲如何转化网瘾学生或者网瘾青年。

  不出意外的是,这厮心动了。

  头顶着04年的光环,2年多都没有办法变现,现实突然递了把刀过来,接到这把刀的陶红开开始准备他的全国巡演。

  听完后,张远笑了。

  “光哥,找个机会告诉他,“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”的时机已然成熟,小钱钱在向他招手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g60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g60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